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課後前賢心得分享專輯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講述課程從2021/7/7至8/6每週三週五晚上七點半開始,每次講述約一個半小時共十堂課,已圓滿結束,課程講述錄影全十輯,請點下列文字連結進入:

課後前賢陸續於群組發表心得,彙整如下(依發表先後順序):

請點選下列各位前賢直接跳至其心得分享:
 一、翁彧祥壇經心得分享
 二、游經祥壇經心得分享
 三、陳麗美壇經心得分享
 四、陳宇欽壇經心得分享
 五、曾美華壇經心得分享
 六、林佩蘭壇經心得分享
 七、黃緯忠壇經心得分享
 八、許凱迪壇經心得分享
 九、郭增福壇經心得分享
 十、賴貴三教授論證無住生心與生無住心,陳宇欽心得分享
十一、曾榮茂壇經心得分享
十二、徐幗俊壇經心得分享
十三、王國棟壇經心得分享
十四、陳美芬壇經心得分享
十五、吳金華壇經心得分享
十六、陳麗芬壇經心得分享
十七、陳玉樹壇經心得分享
十八、林益修壇經心得分享
十九、陳麗芬壇經第十品付囑品心得分享


翁彧祥講師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根清淨常守中
傳心受守拳拳
前賢契精進研
意深入能知行
地無礙自性明
易近人廣結緣
合道場眾齊心
其筋骨留芳名
守戒律掃埃塵
律森嚴要放空
住坐臥不離中
心是道須悟穎
須有我傲慢成
力之極可明道
心養性戮力行
意深奧自悟參
異思遷非賢英
定菜根味香甜
功之道在於勤
道無上願守成

●游經順講師後記:
翁講師六祖壇經心得,以七言詩呈現,冠頂無相頌前兩句: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見性成佛,玄妙安排,令人讚嘆!

各位前賢心得呈現,形式不拘,文白不拘,可詩可賦,可散文,可以新詩,任何方式的表現都可以,最主要是自己的心得感受即可。感謝大家!


游經祥講師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六祖壇經 開宗明義 菩提自性 本來清靜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字字明心 句句見性 直接了當 率性而化 直指人心 了了分明 頓悟本來 搓揉乾坤 契入本源

行由第一 聽聞金剛 頓悟無所 拜見五祖 惟求作佛 不求餘物 秀論身心 漸修勤拭 祖論菩提 頓悟本無 三更受法 五大何期 不離自性 淬煉自性 自性自度

般若第二 般若智慧 只在心行 心中常醒 常清常淨 無著無執 無思無為 空中妙有 妙有迴空 無染無著 無滯無礙 真性自用 破除五蘊 格化三毒 置心一處 豁然感通 邪正打卻 陰陽合一 菩提妙智 自自然然

疑問第三 真修功德 自性內見 不假外求 心行實踐 佛向性作 去邪除妄 六門清淨 自性內照 日用平心 行直謙和 菩提心覓 即達理天

定慧第四 口說心行 自識本心 自見本性 於相離相 於念離念 冤親觸刺 無思酬害 無念無相 無住無縛 無法可得 真如起念 不染萬境 如如不動

坐禪第五 無思無為 真修不動 見一切人 不見是非 不聞惡過 自性不動 離相不亂 外禪內定 念念自見 本性清淨 自修自行 自成佛道

懺悔第六 無相真懺 懺悔惡業 懺悔憍誑 懺悔嫉妒 懺悔愚迷 懺其前愆 悔其後過 悉皆懺盡 永不復起 覺悟永斷 更不復作 自心眾生 自心煩惱 自性法門 自性佛道 度斷學成 修真行正 自除迷妄 常見己過 下心恭敬 不染善惡 無上菩提 念念自見 自悟自修 懺自真性 悔契實性 自性常觀 真懺真悔

機緣第七 應機渡化 契機示導 順機啟化 隨機說法 即心是佛 定慧雙修 於相離相 於空離空 自心觀照 止惡行善 口誦心行 智融無礙 應物隨形 六七因轉 五八果轉 悟理修煉 一切不染 篤行真義 一切時中 自性自如 分別諸法 不起分別 時時清明 劫火燒海 風鼓相擊 真常寂滅 強言解說 令捨邪見 不著空見 能所俱泯 性相如如 易簡無思 無為不斷 自自然然

頓漸第八 南頓北漸 頓漸之名 見有遲疾 不離自性 心地無非 無癡無亂 性戒定慧 自性若悟 不立名相 不立知見 無法可得 應用隨作 不離自性 自性自悟 頓悟漸修 亦無漸次 不立諸法 無常真常 常真無常 佛說常性 且為方便 不假功用 真佛顯現 不起二邊 勿執偏見 心悟見性 依法修行 無始無終 無極本源 真修道人 善念惡念 應當盡除 無二精一 契入實性

護法第九 祖辭詔請 願終林麓 道由心悟 道無明暗 煩惱菩提 無二無別 無二實性 不斷不常 不來不去 不生不滅 常住不遷 莫要思量 清淨心體 湛然常寂 妙用恆沙

付囑第十 祖師慈悲 再三囑咐 三科法門 五陰格化 除十二入 轉十八界 善用佛用 自性自用 三十六對 簡括對待 於相離相 於空離空 因緣對應 無住相法 明暗因緣 來去相因 成中道義 用中教授 真假動靜 真假識透 離假心真 心不離假 何處覓真 真不動義 動有不動 不動不動 無情無佛 能善分別 是真不動 契如此見 是真如用 此心本淨 無可取捨 自性自度 正法眼藏 有道者得 無心者通 祖祖相傳 我心有佛 自心是佛 自性真佛 自見本心 心自見真 佛不外覓 自性自修 悟道超凡 普利群生

●游經順講師後記:
吾兄四字詩意蘊涵六祖壇經十品精要,提綱契領,精簡扼要,更能引導認識壇經精妙重點,令人感動萬分,體悟之精實,化成文字精煉,字字珠璣,述歷聖之本來,闡祖師之要義,指直心性之源頭,轉化人心之離散,歸本性理之含藏,展現實修之德行。實我輩當立行而效法,萬挫不折,自性常明,認理實修,歸真除妄,永證菩提。


陳麗美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六祖惠能大師偈語,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惠能祖師為求作佛不求餘物,其實就讓五祖非常驚訝與讚嘆,再來後學講幾點重點,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六祖惠能大師有高人一等的智慧,其實早已見性開悟了,只是一定要找祖師五祖做印證,惠能祖師一生的修為都是用真心無為之心,孝心慈悲之心,平等心,所謂見性是功平等是德,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等等,惠能大師一生以清淨之心,不思善不思惡,應無所住心,所以說惠能大師在客棧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五祖大師見六祖惠能大師已經開悟見性,就傳衣缽給六祖惠能大師,之後要他南下等候時機到開始渡化眾生,分開之前交代一句話,要惠能祖師牢牢記住,五祖的付囑品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交代惠能祖師要無為之心渡化眾生,因為我們跟天地一切有情眾生有共同體。

非常感謝小游講師這幾週天用心良苦的解釋讓後學精進很多,感謝您,也很感謝大游講師又簡單又明瞭的敘述,讓後學更明瞭內容,游家兩兄弟真是才高八斗,令人讚嘆!

●游經順講師後記:
陳麗美前賢言簡意賅,囊括六祖壇經內涵精要,更攝受五祖與六祖傳承轉折的精要,亦為道轉師儒以及道降火宅之準備。前賢能關注到內在心性的實相功德之涵養「見性是功,平等是德」,落實日用平常的修持「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以及隨緣度化普現價值「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回歸到心性的體悟核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在點出六祖壇經重要的精神內涵,十足用心,後學感念於心,更值得後學效法學習,感謝陳姊分享。


陳宇欽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首先感謝游講師無私的付出,後學感受比較深的是壇經裡的兩句話「道由心悟,豈在坐耶」,雖然打坐可以協助參禪,白陽時期已不再打坐,注重參禪修性的功夫,也就是六祖所說的「道由心悟」,只要平心靜氣,摒除一切妄念邪念,一樣可以明心見性。

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根性不如祖師,聽到誦唸經句,就能言下大悟。我們累劫累世業債,業力現前讓我們心迷,所以需要按部就班,掃三心飛四相,從持戒開始,以戒律規範我們的行為,戒律守好了,自然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但是不可傲慢;以儒家的修行,就是要從三省四勿、綱常倫理開始,克己慎獨,所以知止,然後有定靜安慮得,從格致誠正,然後修齊治平,也是佛家講的戒定慧的功夫,展開來就是六度波羅蜜。這樣學道修道行道當然要先堅信明白「菩提自性,本自具足、本無生滅」,修行久了自然生發智慧,所以六祖說「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自性自度」。

三期末劫,白陽應運,師尊師母傳給我們是唯一佛乘的性理心法,道是一,各家闡揚的理都是互相契合的,沒有很多時間只要一門深入就可以,一理通萬理徹,六祖壇經是很好修習的性理心法。

後學還有一個心得,就是自心常清靜,一段時日之後,頭腦會比較清楚,以前看不懂的經典,似乎會懂一些,套一句佛經上的話「心境一如,不犯思維,但不馳散,積之歲月,而不心開,未之有也」。

最後以菜根譚裡的話與大家共勉:「風過疏竹不留聲,雁渡寒潭不留影,事來則應心始現,事去不留心隨空」。

●游經順講師後記:
陳宇欽前賢融以儒家修行的實際方法,由日用平常,真實戒行,一樣可以印證壇經所說,正是釋儒兩家的融通互貫;當今時代末劫修辦不特別強調打坐修行方式,實六祖所言,道豈是坐出來的;然並非局限一隅,事實上,行住坐臥皆能進入禪定工夫,參研六祖壇經方才明白,真正禪定的意義,並非字面上那樣的形式。前賢以菜根譚所說,正如壇經宗旨無念無相無住所談,不染不著不住,令心性常清常淨,得以自在逍遙。前賢體悟甚深甚微,令人讚嘆!感謝前賢分享。


曾美華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迷時師渡,悟了自渡』,『菩提只向心覓,向心修練』,這兩句話是後學對壇經感受最深的兩句話,也是後學修道至今,領悟最深的,就像是在前賢的成全下求了道,修練的功夫也是要自己精進,內德才能一步步提升,感恩將後學一家領進門的故陳點傳師,阿姨與前賢們。

壇經就像是生命哲學,文字雖然不難理解,道理又顯深奧,確又能於生活中實踐修行,過往總覺得哲學是西方的思想產物,學習了壇經內容,就像祖師於付囑品交待的,以有破無,以無破有,到最後一切又都不著於名相,化為虛空,這些境界更高於西方哲學啊!

感恩小游講師精闢的解說與分析,尤其又加上體悟延義,可以應用於後學們修辦道上的指引與提醒,讓後學們可以在幾週內就把壇經的內容學習完成,並結合修辦的經驗與體悟,後學們功力增進了些, 若是後學自己研讀的話,大概也只能從導讀的書,慢慢的推進,感恩您!

後學文字造詣程度淺白領悟還不夠深入,沒能以絕句方式或引經據典地寫出心得,還請前賢們見諒。最後也感謝協助讓課程順利開始進行與完成、上傳影片到部落格、Youtube的前賢們,感恩您們!

感恩小游講師的付出,後學們輕輕鬆鬆的在線上聽完壇經的課程,簡單的寫了學習心得回饋,沒想到小游講師也費心地替一篇篇心得註解再回饋給後學。註解的內容,讓後學又更理解了一些,後學們也讚嘆 兩位游講師對道學與聖賢佛教經典的認識見解之深,讓後學們望塵莫及,感恩您們(moon pleading)!

●游經順講師後記:
美華前賢謙和客氣,正融合了壇經精神,待人謙下,常有禮敬眾生之心,實真修功德之人,著實不易。自性自度,周遭不乏善知識,能相互提擕,互相成長,互相砥礪;誠如前賢所說,壇經在諸佛經中能受到宗教、文化以及文學上的重視,文字的淺白易讀有關,此其一;另外,即前賢所提,充滿相當厚實的哲學思辯內涵。無論在宗教上,或是文學思想上,皆能與儒家思想上有適當的激盪,進而促使儒家在心性發展有突破性的拓展。儒家由前期的排佛,漸漸去了解,因為要排斥佛教思想,故必須了解,因為了解而自然融入自己的思想,進而接受,而其中能夠使得儒釋兩家可以相互融貫的,就是心性的探討。亦即今天一貫道所強調的明師一指,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儒家所言:天命之謂性。前賢用心將此兩家的核心思想,內涵當今修辦要義,輕言點出,淺嚐則止,實有畫龍點睛之妙,相當不簡單。感謝前賢分享。


林佩蘭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首先感謝游講師開示講解六祖壇經,雖然是視訊聽法,但是還是期待每個禮拜的三五時間一到就放下手邊事,邀約有志一同一起來聆聽法語。游講師上課方式一邊帶讀壇經原文一邊用一貫道修道的角度來分享,用反思反省自己的角度引導,讓後學除了學習原文,聽著譯文,還能啟發自性,透過自性的角度出發,更能體悟自性是佛,不識自性,何處尋佛。雖然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迷昧的佛,透過善知識就能轉迷為悟,但所有一切法,都需要見性。游講師說:壇經跟金剛經的說法很吻合,因為一切佛經典都在印證自性,自性是佛,別處無佛,離性一切是外道,離性無佛。

古之人聽聞祖師慈語就能守住修行的初心,守中如一的修行,死守善道。今之人求了道還一直想要再追尋更好的!修道之人如果不除妄想不求真,一切都是虛假不實的,枉為修行。修道就是要徹底覺悟自性即是佛性,色身即是法身。只有覺悟法性才能體悟生命的真實存在,借假修真,真修實煉,回歸到本來無一物的本體一切生命的源頭,那個如來的真我。道無可說,說了就不是道,唯悟是道。

後學從小生在道場長在道場,感恩有這樣的生長環境,但是深知若不自己覺悟自修,還是無法明白人生在世應該要如何,免不了還是庸庸碌碌煩惱過一生。還好總是沒有偏離太多,至少常接近善知識,不離善知識還能讓自己心性還能偶爾發放光明。

祖說五大何其讚嘆: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俱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原來是我迷昧太深,以為是世上所見所看為真,隨著人心愛物慾貪嗔痴作用,如烏雲遮日,如能撥雲見日,自性發放見光明。不明心性 - 因取捨。 取 - 很難成功。捨 - 一念之間。貪求 - 失去智慧。不求 - 智慧現前。

最後再次感謝游講師開示六祖壇經讓後學有精進的機會,後學還在學習中聽完壇經演繹後小小心得分享。後學才疏學淺文筆不好,如有筆誤或是沒有正知正見正解的地方,敬請游講師不吝指正,各位前賢多多包涵。祝福各位大德進德修業日益增長。感恩合十!

側記:
感應三千~
1. 上課之前後學開始恭讀 7/2 開始恭讀六祖壇經本文,7/7開始上課,夜晚睡覺半夜醒來第一個念: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後學回想年輕時曾跟著佛堂班程上課,但是慚愧上的有頭無尾,也沒用心。現在再來重新上課重新咀嚼,覺得別有一番滋味。重點是要告訴後學,一切用心,唯有用心,才有所成。

2. 一開始上課壇經裡有提到一行三昧,查什麼是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最初出於《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1]〝一行三昧〞。 一行,就是行住坐卧,任何的狀況,都保持實相的、智慧的心。〝三昧〞,又稱〝正定〞;這個定,是有智慧的定,是真正解脫的定,不是外道的強迫,壓抑的定。心專於一行而修習之正定。又作一三昧、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一相莊嚴三摩地。 一行三昧複分為二,即:(一)理之一行三昧,乃定心觀法界平等一相之三昧。所謂一行三昧,是指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任何狀況下,無論行、住、坐、臥,無論你在做任何事情時,都可以修一行三昧,所以又叫做「隨自意三昧」,只要你的心與意是在三昧上,那就是在修一行三昧。三昧這簡單講即是正定。一行三昧簡單講是任何行住坐臥都能保持正定一心不亂。重點是要告訴後學:教會我什麼事都要用心,心專於一。進德修業不能馬馬呼呼 得過且過,保持一顆圓明的心,精進自己德聖業 。

3. 幾日後又一早晨起床,第一念頭: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上完課現在回想起來:真的覺得神奇啊~一開始就說自性是佛,又說要一行三昧,然後就是要精進才能見如來。

●游經順講師後記:
林佩蘭前賢精進努力與用心令人敬佩,在第一次上課分享之後,佩蘭前賢即跟後學聯繫,詢問課程內容,何謂一行三昧;因後學上課沒有很清楚地解釋說明的情況下,前賢非常細心,也非常用心,追求學問的態度,令後學萬分感動。前賢將研究六祖壇經就視為是一種修行,真正落實於生活當中,故能半夜醒來便能自覺省思,將祖師「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刻印在腦海中。對於個人過往之修行,以壇經的內涵來做省思比對,這必須有極高的修行毅力與決心;當下即是,佛向心中求,無法自我要求,自我規範,如何成就方圓?過去曾聽說:近廟欺神;也就是常在廟寺裡接近的,反而會慢慢淡化修行或對仙佛的崇敬,進而怠忽修行的努力。然前賢自幼便居佛堂之中,耳濡目染日漸遷化,能時時觀照,反恭自省,此即壇經所說「常自見己過」,此即與道相當。今於前賢身上便見諸多感應,時時心存省思,此即禪定功夫,亦為修行工夫。前賢的重要心得「不明心性—因取捨」,正是壇經要修行者於一切善惡,皆不取不捨,於一切相一切境,皆不染不著;而前賢的心得正相應祖師之意,世人皆因萬事萬物有取有捨,亦即有所罣礙,無法得到清淨,便遭濁染。故《周易》提聖人洗心,以知數明象察理,達到正心正念正思維,於一切事物之生發與成敗,皆能了然於心,不至於撼動如如不動之本心,亦即不染不住。前賢用心感應良多,尤其最後「一開始就說自性是佛—又說要一行三昧—然後就是要精進才能見如來」;正如後學上課分享,先認清自我,我心自有佛,我佛是真佛;然而若無法力行不輟,如何能夠達本返源,故過程必輔以一行三昧,而精進修持,努力不懈,則如來己經自現於前。讀完前賢分享,十分感動,在真誠的實踐中,自然能由本心流露出甘露法雨自我滋潤,這是相當不容易的現象。當效法林姊實踐實修實行,真誠不輟,將能有更多的感應與收穫。感謝林姊分享。

林姊這篇側記更為珍貴真實, 令後學萬分感動, 相信一個修行人, 如果能夠踏實努力, 用心不輟, 必然能真正去除塵染, 讓自性流露萬法滋潤自己, 同時也能滋潤群生。 感謝林姊分享,感恩!


黃緯忠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從古至今,歷代祖師,惟傳本體,密付本心,皆令眾生,自悟自解!眾生癡迷,攀緣外求,妄想執著,認假為真,常沈苦海,永在輪迴!六祖大師,生而知之,不求餘物,惟求作佛,五祖印證,“明心見性”,十五年載,獵人隊中,看透生死,“修心煉性”,三十九年,開釋說法,廣渡有緣,“存心養性”;吾等同修,得受明師,一指當下,根塵頓斷,契入無生,清淨至極!三教心法,無二無別,諸佛妙理,本體本心,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吾心自有佛,吾佛是真佛,吾若無真心,何處覓“真佛”!

感謝小游老師,這些日子您辛苦了!精闢註解,深入淺出,體悟延義,活用日常,受益匪淺!也感謝各位“道親”、“善知識”無為的“付出”;後學在這段期間裡,受益良多,也體會到“共修的力量”!望我同修,“真修實煉”,除妄顯真,依法修持,了脫生死,同證菩提。共勉之!

●游經順講師後記:
黃緯忠前賢以四言詩直取精要,深悟六祖心法,自性心華,隨緣開化,令人感動萬分。後學認識黃班長一起學習《周易》已十餘年,其易學體悟深邃通達,令人崇敬,而前賢的學習精神更令人折服動容,好幾十年的學習易學,悟入聖人之道,今融貫六祖壇經已是不足為奇的事了。

前賢深悟萬法即當歸一,而一終歸於無,即放之六合,無所不包無所貫,卻又不是頑空的寂寥,是物物各有一太極,上應諸天仙佛的自在,下合萬有的逍遙;雖說歸一,雖說一物,卻無名說,亦無形跡。出口說即萬般,回心猛醒卻空無一物。前賢謙和低下,願學實修,與談之間,每每感受真誠流露,就像照顧自己的兄弟一樣;猶記十年前左右,有一次後學分享《周易》課時,舉例中提及後學很少買衣服,一件衣服穿了很久。黃兄課中即牢記於心,於下次上課時,便帶來後學可以穿的衣服。令後學感動萬分,至今還是餘溫猶存,念念難忘,那一分關懷與真誠,實是世間少有。感謝前賢分享,感恩!


許凱迪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後學在大約20歲時,即開始一連串心靈修練旅程,當年都會投入非常多學費去上心靈成長課程,在課程的第三階段,其中有一個環節,是要去大量行動,感召他人也來上課程,那時我們會去跟很多的親朋好友說這個課真的非常棒,上了之後能夠覺醒、蛻變,心靈層次會有很大的提升,而且會看透這個世界之類的等等等…你一定要來上課,當年也說服了非常多的朋友來上課(這邊說明一下感召別人來上課是沒有任何佣金的,所以我們做感召時,就是出於真心,力道都會非常的強勁,朋友也都會很感動、感謝)。

在往後的幾年,後學也從事了幾年的業務工作,所以更習慣了大量開發客戶,並且要在第一時間就要想辦法達成目標、成交對方。

近三年重新求道之後,基於過去的習慣和經驗,很自然的我也開始思考,可以找誰誰誰也來求道,所以在生活中若找到機會,不管是交情較好的朋友、路上不熟的鄰居,後學都會積極明示暗示的和對方談到求道的事情,中間有失敗也有成功的。後來後學慢慢發現,過去有效的溝通方法,突然變得不太有用,一開始我還很納悶想說是他們聽不懂吧,甚至我還針對對方的狀況,直接將對方點破,結果對方索性來個消失不見人影,履試不爽;或者是已經引渡進來的道親,其中也有難以成全,完全說不動者,然後自己心急的跳腳等狀況,後來都會心想乾脆直接放棄對方算了。

後來在這次小游講師的六祖壇經課程中,有一段講到:就是當要渡化眾生時,要能夠確認對方的程度和位置在哪裡,而不是自己覺得很好,就拼命的講,拼命的灌給對方,但對方一點感覺都沒有,或是完全聽不懂、聽不進去,這樣也是行不通的。同時也不要因為對方很難渡或成全,就要直接放棄對方。所以後學檢討後,整理出下列幾個方向:

1.人在越年輕時,越是純淨白紙,所以會是很好的接收者,不需要太費力即能有效溝通;隨著年紀的增長,人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壞習慣、執著、成見、驕傲、人世間的成功經驗(也同時是阻礙)等等,所以確實會較難溝通,即使把寶藏搬到對方面前,如果該寶藏塑形的樣子不合對方口味,對方也不會想要,所以我必需要配合對方目前人生狀態、位置、進程等,將要提供的資訊重新包裝,用對方聽的懂的語言,讓他去吸收。

2.對於較難以成全者,後學調整自己的心態,就是我仍盡心盡力去做我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把每一次該傳達的訊息傳達給對方之後,便立刻放下,不再抱任何的期待,因為我只是一個傳達訊息的通道,我只負責傳遞,並且在有一天對方真的有意願前進一步時,我再給予相對應或必要的的回應。

3.我得學會去尊重每一個人的意願,耐心等待他在準備好的狀態下,即使對方真的是比較喜歡把自己困在困境中,真心覺得不需要改變,現況是最美好的,我也得全然的去尊重他、不去硬逼他面對,然後在適當的時間點,去持續執行上面第2點的部份。

以上是後學對小游講師在壇經課程延伸體悟中,提到渡化眾生時的心態所進行的檢討,很感謝小游講師的課程,讓後學有非常多的體悟。

再記:
非常謝謝小游講師和各位前賢的肯定,後學還有非常多的不足,在經過道場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深深發覺自己有很大的不足,而且是越學習之後,越覺得自己渺小,在這篇心得文中(如上面許兄自述),其實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自己是否有持續進步,也是一大關鍵,因為自己若有進步,也才有更強的能量去影響他人,同時看到小游講師提到的(如下面游講師講評),子不語怪力亂神,這點倒是讓後學想到以前有一句關鍵話語,就是「講人話」,簡單的說就是我們這個肉身仍生活在現實世界中,都還是和普羅大眾生活在一起,過著一般人類的生活,所以在和他人溝通時,不要去講一大堆很生硬的專業術語,要對對方「講人話」,即使是講非常非常的白話或是很簡單的語言,但對方可以接受得到,並有所體悟,那便是成功了︿︿後學也會繼續朝這個方向努力,一邊精進自己,一邊尋找有緣人~感謝小游講師和各位前賢的付出和時間哦!

●游經順講師後記:
凱迪前賢非常細心、用心,更具有身體力行動即時的態度,真具足壇經中:口說心行的印證。具足面對問題的智慧,能將問題坦然面對,進而分析癥結所在,努力去調整改變;甚至願意付出個人的時間和金錢,而不會有所遲疑,這是直心、這便是道場。

心靈的成長的課程,社會上真的不少,有的命名為潛能開發,末後應該會更多,尤其包括靈力相關方面的處理問題。這些課程對於個人潛在能力,以及做事態度都有相當大的調整和改變。後學也曾經聽過朋友提過,確實也見到朋友的改變與成長;然而後學卻感覺那些方法與態度,都是自己平常就存在而且在努力進行的。這時才想起壇經中提及「自性自度」,我們自己連具足萬法的自性都能自度,個人的能力與潛力,如何不能自己激發呢?外在的協助,一則是藉由相關課程;再者可以自己向著自己講說經典要義,可以向著自己講說道義,可以向著自己開發鼓勵,努力前進,多給自己正向的力量,正向的思維,讓自己充滿正向的力量。

看到許兄能自我省思,遇到不同的狀況,可以思考出問題所在,勇往直前,毫無畏懼,實在令人敬佩。由於許兄的省思,又讓後學想到壇經中的話:「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自己的方便,還必須思考是不是他人的方便,他人的所需?這便是同理心。能夠使對方不疑惑,去疑生信,這便是在煩惱中生出菩提,也就是心行菩提,妙智慧自然流露出來。許兄已經具足,而且力行之中,令後學非常感動。

能具備時時想著渡化眾生的心,後學都自嘆不如;許兄之心具足真、善、美,後學感受於心,咱們研讀經典,讀聖賢書,如果只會讀、講解,那麼聖人經典的價值就不能完全發揮出來。如果可以將聖人經典上的思想,力行應用於自己的日用平常,那才是真正的與聖人同步同在,與上天同在,天人合一。為何「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不僅是對他人說,更是對自己說。怪力亂神由於異乎平常,必須審慎以對。任意隨口而出,尚且能影響旁人,尤其必須考慮個人的位階,影響的人更多時,豈能不審慎;這不僅是對眾生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讓自己圓滿,他人也隨順因緣引導而自度自化。經典的內涵,不須講解的過分玄妙,以致落入「怪力亂神」的行列,真實地在生活上,在修行上呈現就可以了。壇經不也說「佛道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許兄的心得分享,真正融化了六祖壇經的精神,能夠省思「常自見己過」的態度,調整自己的方法和心態,其實這便是修道,這就是在改脾氣去毛病,故六祖說這樣的行為便是「與道即相當」,這就是在行道,道就表現在個人身上了。感謝許兄真實力行壇經精神的分享,猶如壇經呈現在生活上,這給大家分享了一個實際的壇經課,感恩許兄不吝嗇直心分享,萬分感謝,也感謝許兄在課程進行過程中的協助與付出。

評再記:
哈......許兄的〔講人話〕, 說的很生動, 確實哦!我們都要學講人話,學做人,不用太浮誇,太飄渺,脫離人的範疇太遙遠了!


郭增福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有煩惱來時,要常常發讚嘆,若能如此,則剎那間,不再執迷,化煩惱為通透。

●游經順講師後記:
郭前賢節錄以無相頌數語,醍醐灌頂,現代人生於煩惱中,如何轉化,看清心性本然,而能融通煩惱即菩提,悟則剎那間。前賢以個人的經驗心得提出,勇於面對煩惱,更以讚嘆之心來面對。猶如六祖自性眾生無邊誓願渡,煩惱亦為人人內心之眾生,郭前賢以讚嘆之心,而非排斥遠離,符合壇經旨趣無住無染,而非著空著有,此心性體會與實踐之深令人讚嘆。感謝前賢分享,感恩!


★ 游經順講師轉貼師大國文學系賴貴三教授對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與「應生無所住心」的論證:
午安!「應無所住」,《金剛經》原文中,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到底是要生什麼心?與另一句「應生無所住心」,有何不同?頗值深思。《金剛般若經贊述》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者,謂要以智證於無住。」《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說:「若於六塵生著不名清淨,故又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依據上述的解釋,《金剛經》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指不應安住於貪著諸法,應當生起證得諸法不可諦實安住的智慧。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說:「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應生無所住心,心無所住即能住菩提,若心有住則非住佛道矣。」依據上述的解釋,《金剛經》中說:「應生無所住心。」是指應當生起不安住於貪著諸法的心。

總攝而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指不應貪著諸法有諦實,應當生起證得諸法無諦實的心。「應生無所住心」是指應當生起證得諸法無諦實的心,所以兩句經文的內涵是相同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法義,是要從「有所住」上去生心,從「有所住」去下手;所住、所存在的是一個什麼問題和現象呢?並不是一切都不要存在,若否定一切而要生清淨心、菩提心;那麼,就完全錯解經文的涵義了。

《金剛經》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文中所言「應無所住」,並不是談什麼都不要存在,而是因為有什問題發生了,不可以用否定、排斥、逃避的心態,乃必須去面對,去認識,去探討,瞭解,要從「有」中下手才能發現,進而突破顯現「無」的修養。

在佛教的經論中,處處皆標示「無」字;此「無」不是沒有,是從「有」的突破而顯現的另一種現象。也就是依於「有」的內容,於其中經過認識和瞭解,幾許發現,幾許突破而顯的另一種現象。例如人一生的造作,可以肯定是「有」,但「這一生」的「前一生」所造作的而沒辦法說得出來的業,它存不存在呢?業依然存在,肯定是「有」,只是這種「有」在這一生沒辦法瞭解。「現在的有」能夠明了,但不一定能明了「過去的有」。所謂過去,是泛指此時此刻之前的任何一個時間點,比如現在是幾點幾分,它的前一分或前一秒都是過去;所以,過去的究竟是有,還是無呢?只要經歷過的,當然是有;所以,無不是沒有,它還是有,只是我們沒辦法把握,所以才說「無」。因此,「無」,還有「不一定」的意思,如「無始」以來是個「不一定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時間點。

肯定世間法是有,有美醜、善惡、是非、對錯等相對,人因這些有而被纏縛,被迷惑,皆由於計較與執著,才會陷入無明煩惱中;而突破的方法,不是於「有」的否定,也不是憑著自我意識能夠逃避得了的,必須面對一切的有,去深入的認識與瞭解,才能於有之中,發現許多漫不經心的,不在乎的,最容易被自我而淹沒了的,甚至潛意識中孕育了而不曾發露的;一旦真能有所發現,必然,於原來的「有」,可以獲得突破,而顯現出殊勝微妙的無!

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先不要從「無所住」下手,而是要從「有所住」上著手,至於生什麼心,是根據當下「有所住」的時刻,所產生的心去把握;也就是當下那時刻產生的「有」去把握,去認識、瞭解,然後突破它,突破之後,不要認為自己成道了,如果認為自己成道、覺悟了,或小悟、大悟了,那還是「有所住」,因為「無所住」是個清淨的、無所為,已沒有那些「有」的存在。

六祖惠能(慧能)於《金剛經口訣》中說:眾生之心,本無所住,因境而觸,遂生其心;不知觸境是空,將謂世法是實,便於境上住心;正猶猿猴捉月,病眼見花,一切萬法,皆從心起;若悟真性,即無所住,無所住心,即是智慧;無諸煩惱,譬如太空,無有罣礙。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塵競起,譬如浮雲,往來不定。

又說:修行人不應該談他人是非,自言我能我解,心輕末學,此非清淨心!自性常生智慧,行平等慈悲心,恭敬一切眾生,是修行人清淨心也!若不自淨其心,愛著清淨處,心有所住,即是著法相;見色著色,住色生心,即是迷人;見色離色,不住色生心,即是悟人!

白雲老禪師在《惠能大師》中說:應無所住,畢竟該生什麼心?是清淨心?是菩提心?是真如心?是智慧心?癡尊者以為,有心有是非,無心是空亡,應無所住,從非求是,自有轉無,才能還復本來面目!有道是:心如日輪,常住虛空,本有光輝,不照自照;雲蔽時,光輝不減,雲散時,光輝不增;即使虛空,亦無淨污底事,行到此刻,無棲無泊,得大自在,何異行諸佛行!

人帶著業來到這世界,所以煩惱如影隨形。業,就是無明,就是煩惱。人難免擔心害怕,也有自我的想法和做法,甚至會有無可奈何的時候,這些都是人生中存在或潛在的現象,不能因為現在不煩惱就以為自己沒有煩惱,不會有煩惱。即使是佛菩薩再來,也不免有當生所造成父母、子女關係的因緣與因果,至少母親懷胎十月,為人兒女的就不知欠了多少?所以不可能沒有業的存在。

以人來說,看別人煩惱,會去安慰他,反之,當自己煩惱時,也需要別人安慰,甚至遇到了困難,若非他人相助,自己也沒辦法獨力解決問題。這是人之常情,但以修行者來說,就必須突破這種「有」,從中顯現出「無」。又一般人在不愁吃、不愁穿,過得自在時,都不願想太多,只想安穩度日,可是修行者不行,不能等到「有」發起了才面對,也就是不能等煩惱顯現了再說,最好在它未顯現之前,就能使它不發起、能消失,因此必須突破「有」,但不是壓制。因為眾生皆有佛性,人人本具覺悟的本能,存在著轉煩惱成菩提的能力;所以,於「有」不須害怕擔心,但應予突破,才是正確的方法。

▉ 陳宇欽前賢對賴教授論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與「應生無所住心」的心得分享:
看了游講師轉貼賴教授論證金剛經「應無所著而生其心」,以及「應生無所住心」,有些長反覆再三試著了解,後學提出個人的心得:

教授說的沒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與「應生無所住心」內涵是一致的。無所住生出來的心是清淨的,不染不著的,那是真心,佛性的發用;而無所住的心,不是住色生香味觸法的妄心,而是真心,佛性的發用,所以兩者是一致的。

教授論證「應無所著而生其心」,要從「有所住」下手,先肯定「有所住」的存在,然後去突破,轉置「有所住」的妄心,體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返妄歸真,收攝回來清淨的佛性本體,也就是儒家所說的「求其放心而已矣」,回歸「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凡夫俗子免不了會有所住,真心落入妄心,放失出去了,需要藉著戒律去規範我們的行為,突破心理障礙,去惡從善,把放失的真心收攝回來而能安定下來,真如本性自然生發般若智慧,一切是非善惡都能了了分明。真心與外境一如了,不思善不思惡,再不放失,久而久之,必能心開見性。所以教授論證要從「有所住」下手,這是我們凡夫俗子修行的次第功夫,像六祖惠能,他是一代祖師,心性異於常人,雖不識字,一聞經便能大徹大悟,一開始自能無住生心了。

至於金剛經說「應無所著而生其心」,佛陀講出來的話就只是意涵真理的體現,要所有弟子都能證悟而已。

● 游經順講師後記:
賴師貴三教授所引用說明已相當明確,意思也相當清楚,再由陳宇欽前賢說明,則更加淺顯易懂。

一、前言---承前啟後其揆一也,示本性之相於外
今日我輩修道應知,一貫道是諸佛菩薩所傳承無上甚深微妙法、不二法門、諸心非心;是儒家諸聖所演天命性理真傳、一以貫之、允執厥中;是道家所傳黃庭氤氳之氣、天地根、眾妙之門。無論佛、儒、道所說法,是針對眾生而說,眾生有八萬四千塵勞,故有八萬四千法門。佛家以「五蘊與空」兩者對待說法;儒以「執其兩端」、以「尊德性與道問學」說法;道家以「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說法。六祖壇經以「常與無常、三科法門、三十六對」教授門人,闡法要義。無非對眾生說法,這是相應相乘,以有入無,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後,還為此涕淚悲泣。這是上天,諸佛菩薩,聖賢仙佛,祖師宏慈大悲,為深迷苦海眾生,不得已而說有為法,實為無為法開一方便法門。此正是六祖回答志徹禪師(行昌)所說:「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

今日當知,前聖後聖其揆一也,用心於了解眾生,因了解何為眾生而成佛,而成就修行之聖道;亦因為了解眾生,故能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宜以說法。至聖孔子便是因材施教的典範,以成萬世師表,其了解諸弟子個性,甚至是家庭狀況,而施教於當下。只為啟發每一個弟子,使他能撥開雲霧,但見本來。於今天時不同,道降火宅,上天宏慈,大開普渡,廣渡有緣佛子;因此,很多緊急方便法門盡出,仙佛借竅臨壇,開沙批訓,種種顯化,無非要使迷途眾生能夠悟得當下,借象明理,持續修辦以證菩提,從古至今,皆是如此。

二、頓悟本心---啟發本心不立語言文字
但是發心容易,守心持之以恆難!上天亦擔憂眾生發心後「午時成道巳時墜」,一連串的默佑護持,慈悲守護,便一直在眾生左右環繞著,故眾生只要用心修辦,都能感受上天與諸天仙佛的顯化啟發。《金剛經》中亦提到:「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能發心,還要善護持護念,讓此發心能夠常住不退不轉不變不易。但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世尊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個很難理解什麼叫「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以白說來說,就是「就這樣持守」、「就這樣降伏不定的心」。而「這樣」到底是「怎樣」呢?後人包括今日的人,皆不得而知,而在當時的包括須菩提,以及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我們不能說當時的人,人人都懂,但至少有須菩提懂。因為今天只能看到文字,若無法搭配當時的情境,則少了一絲禪宗悟道的契機,後學以個人的想像,當時世尊說法情境,世尊「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當須菩提提問後,世尊如是說法至:「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時,原本莊嚴法相雙目微張,狀如守玄,而環視諸眾,頓時稍微瞪眼再微合眼兩次。如此,若真能體察入微的眾生,便能知曉,這個「如是」的「這樣」,到底是「怎樣」了。不過這只是後學的猜測,或許另有其他的契機也說不定。就如當年靈山會上,世尊拈花示眾,不發一語,而迦葉尊者便能感應,進而破顏微笑。了解此心,之後要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當年孔子傳道顏回時: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復聖顏子早夭,孔子沒辦法,只能再找另一位,具足德行實修的人,那便是宗聖曾子。當時並不是只想到曾子,還有一位是子貢;孔子對子貢說:「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但是子貢無法領悟「一以貫之」之理是在說什麼,是以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因此,孔子必須再尋找一位有賢德的弟子傳承,那一位就是曾子。孔子對曾子和眾弟子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一聲「唯」,心領神會,師徒以心印心,心心相印。若是只有這些文字,誰知道什麼狀況呢?以現在的白話來說:孔子說:「曾參啊!我說的道理是以一理貫通的。」曾子回答:「哦!」誰知道曾子「哦」一聲是在「哦」什麼意思。當時在場的不只曾子一位弟子,還有其他好幾個弟子在,可是沒人聽懂孔子跟曾子對話的涵意是在說什麼。曾經聽老前人(白水聖帝)以及王老點傳師(永忠大仙)講解這一段,當時他老就伸出食指比來自己的眼前說道:「吾道一以貫之。」這樣聽懂了嗎?今天得授明師一指,老人家這麼一比,大家就清楚。就如同當年孔子對眾弟子說一樣,但是卻只有曾子一個人心領神會。如果,今天我們沒得明師指授,可能也無法真正體會,曾子這一聲「唯」,底到是在回應什麼。這就是祖祖相承,師師相授的真諦,不會明師一指,千萬莫強猜。

那麼,如何可以生出此心?這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修行功課。對此自性本心若只是了解,並不一定生得出來,就像懂了,不見得做得出來一樣。故世尊又提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三、執用兩端,以見中信本來---如何起心見本來
人對於世間千萬種塵勞,可以理解,可以懂,但如何剝離五蘊,進一步體會,而悟入五蘊皆空,頓見本來清淨的菩提自性,世尊提出了方法,也就是「無所住」。「無所住」是對於相對的「有所住」所提出,亦即六祖壇經中所提三十六對,有與無對,然而,此皆為邊義,即非真實本心的權衡釋義;世尊何以此說,就是提醒眾生,對於萬有萬念之執著,若無法化掉、放下,那麼自己的菩提自性之本心便無法現前。「無所住」的無,並非沒有的無,而是無論現在、過去、與未來所經歷的皆不染不著,過境心平,雁過不留影。老子很喜歡提嬰兒之未孩,後學也喜歡觀察嬰兒的一舉一動,尤其是五官的表現。嬰兒啼哭終日聲卻不啞,口也不乾不燥,眼看諸物卻不住任何像。我們的心要是能像這樣的展現時,那便是眾生在「無所住」的當下了。儒家講的是赤子心,講的是率性。常保赤子之心,不起一個人有自我意識之後的種種心,以一般的話來說,就叫做清純,沒被社會環境所污染。

當一個人將外在的形形相相,或萬事萬有等境相,認清楚其在「色與空」之間皆是相同相繫,可以掃得乾乾淨淨,那麼,這顆本心自然顯現。於此,必須先清楚世間萬相,何以能沾染眾生,進而覆蓋了眾生的本心。眾生對於外在的牽染乃是透過意識,以及感觀進入內在的思維世界;對於已知之相,會有先入為主的意識,與之相為呼應;對於未知之相,則進入優先主體意識儲存,便成為一種新的先入為主之意識。眾生之思想意識何以會受外在之相影響,因眾生皆有情,無情即無生;然而,也因為有情所感,便產生各種相對的反應,無形中亦刻畫在人的意識之中,即六祖壇經中所謂第八識,也就是一般所稱的潛意識;而這個潛意識平常並不會有任何作用,可一旦遇到相應之相時,便會浮現出來。於此,六祖壇經已經提出相應的法門:「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只要肯轉,能轉,那麼即使在大都巿的鬧區裡,都能夠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宋朝的茶陵郁和尚寫了一首開悟詩,可以是這樣的寫照:「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四、有無相對,本性無二---一燈能滅千年暗
常以自性無染纖塵為光明之源,能照耀萬里山河。自性之光,並非明暗之光,明暗是對待,而自性並無對待,其光恆常恆在,其明無時無刻。一燈能滅千年暗,是比喻自性光明再現時,千年之暗業自然消滅,然而自性之光,從沒有消失,只是為雲遮蔽,無法透視普照。

儒家人性論上多有論述,有主張性不善不惡,如告子所喻,人性猶杞柳也;有荀子的性惡論主張;再者有孟子的性善論的主張。各有說法,不善不惡猶如白紙一張,任由環境揮灑彩繪,成就何種性格皆有可能;荀子主張人性中有惡的本質在,故必須以禮來教化以及規範;但禮的約束太過寬鬆,或許沒有強的約束力,效果不見彰顯。因此,荀子的學生韓非子提出了用法來約束的主張,欲強化用禮來約束的效果。其實在本質上禮與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樣的。孟子的性善主張提出,並駁斥了告子的說法,這可在《孟子》一書中看到兩位前人的精彩辯證。以一貫道的角度來看,孟子為一代祖師,豈不知善惡本相互對應,本性若善,則偏執一端,焉能為本來面目?當然不是,而是以對待之理,闡發本善絕對之本源。故《孟子》中提到,仁義禮智猶如人之四體(四肢),那麼,誰來統此四體?當然是自性本心。所以不言五常的信,因此信居中,統四端兼萬善,四端之善,猶如一般所說的善惡對待的善,而此中信,則是無善無惡的善,也就是本我的善,它是自然流露,不假思索,如泉湧般潺潺而來。

宋代理學家將學問與修養工夫研究的相當深入,在《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一段的研究,竟然分成兩大學派進行論辯。一派是以朱熹為代表,主張格物窮理,以「道問學」為入手工夫,批評陸九淵主張以「尊德性」為入手工夫,是「德義風流宿所欽,別離三載更關心;偶扶蘗杖出寒谷,又枉藍輿度遠岑。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只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另一派以陸九淵為代表,主張以「尊德性」為入手工夫,故批評朱熹是「墟墓興衰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古今。」這些詩句或許不容易理解,總而言之,朱熹主張由追求學問入手,由外而內進行,日積月累自然能夠窮理盡性;而陸九淵主張由內在的德性下工夫,由內而外張揚,根本掌握了,「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兩者的主張各有其理,並無對錯,正如六祖壇經中神秀偈「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惠心祖師則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來論述。一位由外修而入,一位由內在直破而出。

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與「應生無所住心」,在本質與內涵上是一樣,一個掃去外相在內心上的執著自然本心自顯,而一個是本心自在暢然,故能呈顯時,自然無所住於萬相萬有。


曾榮茂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修道貴在清淨,清者一塵不染,淨者一念不生,所謂人欲盡淨,天理流行,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悟者半步直超,剎那成佛,常思觀自在、覺自性,皆無于悟覺,六祖不識字,卻一聞經語,心即開悟,足見根基深厚,悟性高具最上智者。

上天垂像亦能成佛,印證諸佛妙語,非關文字,足見修道不在學問高低,有為者亦若是,今逢白陽期三曹普渡,明師降世,今得明師一指,當下那不思善、不思惡、本來面目,即能超生了死,脫離輪迴,應真修實煉向今生渡,才勿枉費今生,自我勉勵!

●游經順講師後記:
與曾大哥認識十餘年,總見曾大哥溫文儒雅待人謙和客氣,對後學總是關心倍至,即使後學心高氣傲,曾大哥與其夫人依然對後學寬厚關懷,細心提擕,從不見慍色。在道場上更是默默付出,大哥倒茶水招呼道親,大嫂在廚房煮著飯菜準備餐點,曾大哥賢伉儷總在背後護法護持,絕不強出頭,而默守每一次法會、開班的圓滿進行。此大德涵養,經順體察在心,感受在心,更敬佩在心、感恩在心。 後學想,曾大哥與其夫人能有如此精微的行持,展現敦厚德行的修行人風範,與其內在對自性的體察,對於真修實煉的實踐有著密切的關係。六祖不識字,卻能通達萬法,論理無礙,著實證明,修行人與世間名位實學皆無關連,曾大哥說的「修道不在學問高低」,確實是如此。後學每見道場點傳、講師,沒有人世間的學位,但論理闡道卻充滿儒者之風,更是學問充穎,每每超越大學教授所知的水平。道場前賢總是低心下氣,不與人爭長短,更見賢達之士,而能愛護有加,禮敬萬分,總為引渡有緣賢良之士,能廣渡有原佛子,付出不計任何回報。

與曾大哥相處期間,總覺大哥話不多,每每出言盡是關心與鼓勵,使人覺得溫暖倍至;經順感覺就如曾大哥所說「修道貴在清淨」,曾大哥不攀緣,不附會,總是靜靜地在一個法會場合上看著,需要幫忙他就向前,正如所言,清淨一塵不染,清淨不起雜念,此正是六祖所言「一相三昧,一行三昧」的實現了。

如今三期末會,諸佛菩薩倒裝降世,萬緣具會,諸魔修羅,山妖水怪亦同降臨,是助道,是阻道,皆有可能,皆為我輩修行磨厲的重要磐石。只是稍有不慎諸佛菩薩也要考驗智慧,即使是魔王修羅,也可能助我輩成就功業。末後顛倒顛倒真智慧,曾大哥提到重點「上天垂像亦能成佛,印證諸佛妙語,非關文字」,妙意妙理不在文字,亦不在形象;若著形象,若著人情,若著字理,正如六祖中所言「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凡夫障於象,菩薩障於理,故我輩立志於修行,必須具足智慧,超越聖凡「不起凡聖見」、「凡聖情忘」,在理與象之中,超拔出自性的流露,卻不沾染理與象的塵埃,與諸前賢共勉。感謝曾大哥精要的分享,同時也提醒後輩修行的重要環節,感恩不盡。


徐幗俊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炎黄子孫、龍的傳人,何其有幸!1300多年前六祖惠能大師降生震旦,承袓衣缽,大闡禪宗頓法,並囑咐弟子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遞相傳授。吾等今日才有幸聞此東土唯一一部不需透過翻譯的直指心性無上法寶,備感親切!

整部壇經無上甚深法意,後學愚鈍!雖體悟甚微,但能深深感受到六祖慈憫,一而再、再而三,從不同角度切入,讓大眾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所以一開始即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啓開壇經序幕。

六祖受法領得衣缽之後被數百人追逐欲奪衣缽,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十五載,後於寶林古寺又為惡黨尋逐,縱火焚草木,隱身挨入石中才得以倖免!同為佛門弟子卻為爭奪法權、名利而增長無明造下罪業尚不自知!吾人今在道場學、修、講、辦、行,也當時時惕厲是否迷失於追逐道名道利而不自知?

謹將後學方便自我學習並自我提醒所歸類的部份與大眾分享:

(一)前後共有三次無相頌是核心思想。

(二)功德的實相:
1.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2.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
3.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
4.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
5.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
6.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三)佛在何處?
1.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2.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3.自佛不皈,無所依處,各須皈依自心三寶。
4.我心自有佛,
  自佛是真佛,
  自若無佛心,
  何處求真佛。

大師晩年蒙則天中宗詔請入宮供養,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一代宗師自得法以來至終老,不為名聞利養之所動!實乃真正開悟見性者!

有幸在此疫情期間,得聞小游老師示導『六祖壇經』,心開意解!不捨課程已結束。在大游老師處薰習「易經證釋」數年,蒙師諄諄教誨,耐心引導,雖仍魯鈍!卻常心生法喜! 感恩大、小游老師在修行路上之引領,也在您們兄弟身上感受到了孝悌之道!讚嘆!景仰!

群組中臥虎藏龍!後學非常珍惜!也願有因緣能再次共同學習,感恩所有護持成就這次壇經學習的大德們!

再記:
讚嘆小游老師之心純善感!昨晚心有感悟簡要抒發所感,小游老師竟能完全感受到後學心境,感動!佩服!

再次證明六祖之證悟:
何期自性本自俱足,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世間法無論您勤習何物?專長何門?皆無關自性之圓通無礙,後學尋思:大、小游老師所長於數理,卻對佛法甚悟,非累世之善緣根基何能於此?

法能頓悟,事需漸修,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似可體悟,但那颗躁動不安的心卻很難降服!想想(見性之人,輪刀上陣亦得見之,是何其朗朗之境界!譬如後學現正在醫院門診等待看一份檢驗報告,此時心念波動!還好可誦誦經、唸唸佛號迴向,強壓住起伏的心念,這「菩提自性,本來清淨」是如此不易生起!難怪前輩慈示:「悟後起修」!前二天看到總會會訊裡提到今年4月台鐵出事的駕駛寶光建德副壇主袁淳修大德的臨危不亂,用盡最大努力保護乘客,後學思惟:那一刻是否就是「當下即是」!

在漸漸平息的心念下抒發些許感悟!希望沒有叨擾各位!並再次感恩兩位游老師引領學習,各位同修互相提擕。

●游經順講師後記:
徐幗俊前賢精思細膩,用心將六祖壇經傳法過程精要呈現,若無熟讀此經,如何能夠如此。特別點出宛拒奉詔以及慈憫眾生,一再點出自性本心,期眾生能同證菩提之真修行者之慈心悲愿。尤以提醒諸同修,莫要落入道名道利之追逐,情真意切,真情流露,後學深受感昭,亦當以此期勉。感謝前賢精微內涵的分享,萬分感動。


王國棟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
當下即是。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當下即是。

●游經順講師後記:
王國棟前賢點出眾生悟道的當下,一切契機隨緣應現;有緣來下種,因地果自生;無論我們如何機關算盡,算盤如何精打,都無法應變眾生的千變萬化,還沒到真正達到開悟,能夠完全視透眾生之心,那麼便無法知道眾生沾染之煩惱塵勞,所需法門是什麼,也就無法給予相應的法門,來調理眾生之心。那麼,是否我們就放棄了渡化眾生的使命呢?當然不是!所謂有情來下種,我們一顆真誠之心,明明朗朗沒有帶著雜質,在我們週遭環境之中,展現了自己的影響力,引領我們的家人、朋友、鄰居、同事,甚至是網路上的好友,走向正向,走向光明,走向修行之路,正如求道時,活佛師尊借點傳師的口交待弟子們:「從今天以後,要存好心,說好話,救渡好人。」這便是最好的善現了。

前賢點出六祖的心傳法要,以及世尊的傳法精髓,無非要能感悟本不動搖的本心,本自清淨的自性,本自存在,故不生不滅,因煩惱塵惱故迷戀塵凡,同遭濁辱無法醒悟迷津。法之傳遞,不立文字,是教外別傳,此正法眼藏,了得少人知。於今三曹大開普渡,我輩有幸,有緣能得聞甚深微妙法門,能得拜濟佛門下,何等殊勝,何等不易,故當珍惜當下,自修應勤應用心,更須渡眾同歸無極。

明明德,確實不易;願意親民而化新民,更是賢才之士;若能同引眾生自性自度,一同止於至善,則如同登上乘之班,發揮妙智慧,應用萬事萬有,同挽世風,同正道統,同化狂瀾;就如諸佛菩薩,倒裝降世為化世渡眾,老前人諸前人點傳一樣,用盡苦心,只為渡眾出離苦海,這等慈心悲愿,上合天心,下宜眾情,非在世活佛而何?

唯望諸前賢在渡眾憂煩之中,莫忘個人自性眾生無邊無盡亦當渡化,渡人不忘修己,後學法會時活佛師尊臨壇批訓,其中訓中訓即為「正己成人」,至今近四十年,後學謹記於心,猶不敢忘;每當沉淪思退,每當犯錯懺悔,每當迷惘不知所措,便會想起恩師慈容慈語,每每浮現猶如法雨滋潤頹廢的身心,能夠提振精神,整理身心再向前。

感謝前賢數語提綱契領,猶勝千言萬語,望與諸前賢共同期勉,亦相互提擕,遇有道親變樣轉退,莫望以一顆真誠關懷之心,一同護持,咱們相約,咱們一起牽手,一起回家。


陳美芬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諸位大德好!後學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陳美芬,在此特別感謝大游講師的鼓勵也感謝小游講師的精闢講解分析,學習了六祖壇經讓後學驚嘆不已!菩提本性祂超脫語言、文字、學術、思想,超乎了一切,一旦見著自己的本來面目,一切受用無不具足。後學慚愧只因不能省覺,貪念執著,也未能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誑妄、貢高等,導致自心不能歸依自性,實在是不悟而自屈。

後學根性暗頓,每每都要讀聽講師講解多遍才稍有體悟,有時候心裡會有些著急,直到讀到「機緣品」才了解到那些高僧大德研究經典都是幾十年讀了幾千遍,後學深感羞愧急於求成,內心急躁中想要得到什麼的,這無形中生起了貪妄,自己還不知,所幸讀到此品調整過來才沒有放棄。理有粗細微玄妙,學道功夫真的要下得深,直到瓜熟落地自然成,這是後學給自己的期許。

六祖一生的淬煉讓後學很是感動,修辦的過程中展现出六度般羅蜜的内涵,告訴了我們修辦道就該是這個樣子。六祖慈悲一再提醒:口莫终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念念說空不識真空。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乘是行義不在口爭。這讓後學深刻感受到真修實煉的重要,也反省自己在修辦上總是講的比做的多,心口不一真是要好好懺悔。

學習壇經後才明白過去在學道上總會以自己的見解邏輯推理,因為自己的知見障落入在分別對待裡面,很多時候都被卡住了。六祖慈悲總是用不同的角度來引領我們各令淨心,各自除疑。最後,六祖讓後學明白自性只能自渡,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唯有誠心抱守,念茲在茲,克念作聖,精進修持才能自在安然。

再一次感謝天恩師德,感謝大游講師不斷鼓勵教導,感謝小游講師用心付出,後學銘記在心。🙏

●游經順講師後記:
陳美芬前賢融入經中,活化自己的修行生命,萬分珍貴。若真係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前賢內省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能夠將經典要義內化成個人修行的養料,這是彌足珍貴的修行典範,此典範正是易經所說「聖人以此洗心」的展現。

諸天仙佛為眾生擔憂,何以擔憂,因怕眾生「午時成道巳時墜」,修行一者永無止境,一者風浪起落不斷。我輩當恆常堅毅,努力不懈,莫求奇蹟,莫求名利(道名道利),並且要有耐心,誠如陳美芬前輩所說,古時大德修行者,皆窮其一生,數十年生命,頌經千遍萬遍尚且無法融會貫通,我們也必須努力,有耐心,俗諺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必須恆誠耐心等待,日用功深,才能見到成果。不能揠苗助長,急功近利,貪圖一時速成,「桃栽三日豈生桃,修道三日豈成道」。

前賢認真用心努力的精神令後學萬分感動,下功夫於內在心性的洗煉與切磋琢磨,更令後學敬佩,我輩志立於修道之前賢,皆應效法實踐,與諸前賢共勉。感謝陳美芬前賢精彩細膩的分享,感恩不盡。


吳金華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各位前賢晚上好,後學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吳金華,感恩小游講師的用心,後學就以六祖壇經神秀師兄題偈那段來說說。

神秀當時因為有太多的顧慮因而顯得有所執,而六祖他老雖不識字,但因為聽到同修在唸師兄作的偈,有感而悟,率性地分享了他老的心得體悟。從六祖聽到應無所住開始,其實已經顯示頓悟與漸修的分別了,爾後的唯求作佛再仁者心動,讓後學深深體會修道不在學問高低,獵人隊的生活顯示六祖的內斂與禪定,在與法達的對話顯現出六祖的以德化眾。

大陸與台灣人才太多了,講到才能與才學我們馬來西亞的後學們真的太遜色了,尤其現值末劫,唯有效法六祖的德,延續先賢的遺願老水還潮「德配天地理一宗」的精神。謝謝各位前賢!

●游經順講師後記:
吳金華前賢清理出六祖壇經的整體理緒,精確顯示神形具在,後學十分敬佩。現下唸經、讀經,乃至研究經典,大抵上初以斷章取義,縱向單方理解,而能橫向貫串對於整體脈絡有所聯結,相當不容易。前賢能剝離繁雜,理出頭緒,精要地點出六祖由聞法要頓悟本心,至本來無一物,受五祖親傳指授,進而潛修獵人隊煉心煉性,仁德機緣化眾,在在呈顯六祖之妙智慧。

嘗聞:「詩有別材,不關學問;吟詩恰似學仙骨,骨裡無詩莫浪吟。」此詩之材人人皆有,此仙骨亦人人皆有,但今如何顯詩學仙,如何入骨入髓,唯授明師指授方知,此直指人心之處,萬壑深谷中,竟然一明鏡,朗朗乾坤盡在其中。我輩有緣有份能拜在濟佛門下,得受明師一指,千古難逢的機緣,萬不可失機而悔。尋回自己骨中之詩蘊,化作一篇篇,一首首撼人心湖的文章、詩詞,或是歌賦。人人骨裡皆藏詩,人人性中真人住,明白真人假我並非真,唯有能返理域方見真。三我之說自古有,「肉身假我感風寒,意識真我善惡沾;有無具化明心意,貞真我在示承傳。」

前賢承諸天仙佛,老前人前人之宏愿,期勉能早日老水還潮,度化萬國九洲,真大德胸懷;後學致上崇敬之意,亦與諸前賢互相勉勵,立穩現在的當時環境,未來的藍圖愿景,穩穩一步步前行,當今世界詭譎多變,先能居於不敗之地,再求發展。度人還且要能先自度,度人也不忘自度,讓自己身心靈皆得到適當的條理安頓,發揮自性的本然之能,宏愿必能漸漸實現。感恩前賢分享,萬分感動於心。


陳麗芬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感恩小游老師詳解六祖壇經十品。今學生麗芬以壇經第六品懺悔品做心得報告。

六祖惠能大師為四方來汲取佛法聽法的善信廣說(無相懺悔)與自性自渡的真義。大師為大眾開示:「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

🍀心得:
六祖惠能大師說:🌺自性五分法身(香),各自向內(薰),莫向外覓。
香者:合光同塵
薰者:彌於一切

戒香=身=僧。持戒。戒有行為身戒,有起心動念之不思惡戒。

定香=心=法。曾子的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我們得受明師一指,當下止於至善寶地。而塵封的心猿意馬卻常攀緣而外放。

慧香=性=佛。常以(妙智慧)觀照自性,自性純善,心念卻有起浮,六祖不斷提醒信眾,念念相續之間勿染塵埃。

解脫香:以真知覺悟,心不攀緣。

解脫知見:能體悟本心本性之純善而通達一切,願意窮理盡性更深入探討自性三寶妙用而不頑空。

☀️無相懺悔:懺悔可以滅罪增福
滅三世罪: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前念、今念、後念。

💫早晚獻香默念愿懺文,濟公活佛暫定佛規:「愿懺文」早晚獻香禮敬諸佛及迴光返照自性佛。

💖至誠發心:懺其前愆。

💖覺知驚醒:悔其後過。

🙏懺悔業障:道之宗旨:改惡向善~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

🙏真懺悔:「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無相三歸依戒:
歸依覺(佛):兩足尊(得福慧)

歸依正(定):離欲尊(遠離顛倒夢想)

歸依淨(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眾中尊

歸依自心三寶、三身自性佛:
清淨法身佛:真如自性。人人本自具足。圓滿報身佛:富貴貧賤各不同,各有累世因緣,此生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時渡此身。 千百億化身佛:化身就是變化萬千之身份。一念思量當下即現。可為菩薩,可為凡夫。可為善知識,可為利他者。

🌺自歸依:常自見己過;眾善奉行。除卻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對待心,誑妄心,傲慢心,邪見心。

🌺〈懺悔品〉〈無相頌〉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自性 虔誠合掌至心求


🍀修福: 梁武帝建築寺院、廣度僧侶、印經造像,素食、講經、布施、修福。問法:於達摩祖師:「朕自從主政以來,建寺度僧,行善不斷,請問有甚麼功德?」達摩祖師回答:「了無功德!」

🍀修道:修道是福慧雙修。

🍀學道:學菩薩救度眾生。

🍀三惡:貪瞋癡不斷,修福非修道。

🍀濟公活佛恩師慈悲:徒兒!修辦、辦修。如果只有一個「修」,或是一個「辦」,那麼你是不會有成果。為什麼呢?因為你只伸出一隻手或一隻腳,難能行萬里。懂嗎?

🍀感恩小游老師的慈心悲願,老師將精研之六祖壇經十品,引導我們研讀六祖壇經的方向與整理。學生專研不深,僅就懺悔品第六做心得報告。謝謝老師🙏🙏🙏

●游經順講師後記:
陳麗芬前賢為崇德資深講師,求道後志心不改不悔,堅心修辦,歷大風大浪,大魔大考,皆不改初心,亦不退轉,至今近四十餘年;後學與陳講師相識十餘年,經緣於與後學以及後學尊兄大游講師一起修習《易經》,後學視陳講師為大德前賢,然陳講師謙和低下,皆以侍傳經師之禮相待,十餘年如一日,後學深感有愧,皆以講師前賢之禮相迎。陳講師每逢節日必與其尊夫阮講師(亦為崇德資深講師)賢伉儷親往後學住處探望,雖名為請教問題,聽後學講道理,實名為向後學拜節問候,後學內心深感慚愧萬分,何德何能,焉能承受。但陳講師經常自謙說:「請老師不要嫌棄學生魯鈍,腦筋不好,都提一些很愚笨的問題。」由文中用字即可知,陳講師皆自己謙稱學生,而呈文是對後學所寫,皆稱老師,此眾所皆見,實非後學誑語啊!

陳講師學養皆豐碩,針對懺悔品所述內容,實為當今我輩一貫弟子在修行辦道過程中,最容易忽略的重要功課。道場上講道之尊貴,確實道乃無上尊貴,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可多少點傳,多少講師,以道之名自尊自貴,到處喧賓奪主,對於其他人(一般眾生)多顯傲慢,以自身代表道,因道是尊貴的,而自認為自己也是尊貴的,什麼都要聽我的,自己什麼都懂。尤其點傳身擔天命,自認為是上天的代言人,是皇帝的嘴,講出是命,確實是命,但是天命,而不是命令。很多人搞不清楚,連點傳師也搞不清楚,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就是今天陳講師所提的懺悔,自性真懺悔。白水聖帝在世的時候經常提到:身為點傳師,一定要認清楚修道的方向,為一方領導,不是佛頭就是魔頭,不是把道親帶回天堂,就是一起下地獄,這話是相當重的。尤其在今天,十八代祖師回天的情況下,天命傳承詭譎不明,各自必須審慎用心,對於點傳的方向與做為,若有不當,自己亦須清明自守,不能隨波搖曳。

獻香叩首,一貫道修士每天必做的功課,然是否流於一種形式,既然要做,何不珍惜那一次與上天相通,與天相應的機會,好好省思,好好懺悔,叩問自心,初心是否還在?叩問自心,道德是否流失?叩問自心,是否攀緣迷失?叩問自心,是否二六時中,謹守倫常道義?是否精進詳研道義,參悟性理心法,有否不知不覺中貢高我慢,貪嗔痴皆起?無相懺悔懺至內心深處,叩問自性本心,是否渡脫自心中無邊無量的眾生,這是大功課,也是一輩子必須努力下功夫去實踐的功課。

四弘誓願,三歸戒,莫徒高調唱誦,六祖指示,皆由自心去做,離開自性本心,一切皆是枉然。但多少眾生能夠時時以自性本心持守,故我輩同修,持時提醒自己,這正好藉由每日早晚獻香叩頭時,能夠自焚心香,祝禱上蒼,自清迷霧,自理塵埃,日日再日日,終必有成。

陳講師心思細膩,精修寬宏,以此品為心得分享,實為個人修行之提點,亦是分享給諸前賢的重要修行提醒。這是陳講師的慈心悲愿,也是陳講師的關懷,提及自性三身佛,常持守,常善現,常自在,能夠將壇經中的修行要義呈顯於當今一貫道白陽修士的身上,這是何等不易啊!感謝陳講師的分享與關懷,萬分感謝。


陳玉樹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各位早上好,晚輩目前在大陸,用詞不便,還請見諒。六祖說法時,儒宗僧尼道俗同時聽法,說明了〝真理是助緣衆生的,而不是屬於任何的特定團體。〞佛經有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差別只在於迷悟的程度,六祖壇經給晚輩最大的感觸就是"破除執著",本經第七品,六祖與智者們的對答,六祖都能以真理破其執著、使其開悟,這應該與慈訓中常看到的〝執兩用中〞是一個道理吧,法無定法,老天爺因應了人的文化、環境...等等降下了儒、釋、道、耶,回...等等法門,讓眾生可以在適合自己法門中修持,就像六祖時期有南頓北漸,沒有漸修,那來的頓悟,所以這些只是因應眾生而存在著,小游講師在課中有提到,老師看門聯上的〝平收萬教〞有些不妥,應該為〝萬教來歸〞,如何讓萬教來歸,就應在修持上下更大的功夫,晚輩小小心得,與各位分享。

●游經順講師後記:
陳玉樹前賢分享心得非常精要,幾乎是六祖壇經的重要核心思想以及重要精神。六祖慈悲渡眾,眾生執著不破,如何令眾生自性自度。沉迷者必有執著,內心有物,此物或有形或無形,或文字或理障,皆困住吾人心性,無法解脫,以致沉淪無法自拔。機緣品第七乃示現眾生代表性的執著問題,而非囊括全部,也無法完全概括。諸佛菩薩應機說法,隨圓就方,舊時聖賢啟愚化眾,猶須用盡心力,費盡苦心,如今正值末法亂世,吾輩渡化有緣,亦當效聖法賢,學習諸天仙佛運用智慧,以圓潤方式引度眾生,切莫過於急切或過於剛強,導致反效果,引來諸多魔難。後學學習《周易》其中體會到憂患意識,人能憂患思慮自然周全;要人能修身寡過,自然可以趨吉避凶;要人列圖觀象,自然能見微知著,先機而發。然一切事物之生發,必有其因緣果報,萬事萬有之或在或處,皆循宇宙一種定律,用心體會便能明白;故《周易》乾卦文言傳中提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內具其德,外相圓明,行止有度,吉凶與民同其憂患,何懼之有,何去之有。

末後皆以天時緊急,而致使一貫道白陽修行之士,急行外功渡人求道,學習講課說法,無形中淡化了內心修持的重要;師尊在世尚且對各地道場點滴皆觀察入微,「平收萬教」,偉哉!其心其志何其雄心壯志,但其背後便是自尊自大;「萬教來歸」,慈悲哉,真修行哉!其心其何其宏偉廣博,內在蘊涵自我期許,自我要求修行的決心。咱們恩師之智,何其廣淵,對眾弟子何其慈心關懷,為的是對咱們內在心性的隱微未現之處,若此處遭到污染、牽纏,自性便無法呈現光明,行事必當乖舛偏差。前賢最後以此總歸,不僅要實學實修,更要努力踐行於外,心口合一,知行合一,在日常生活中行持,印證道的玄微奧妙,印證經典中的微妙法門,證行個人心中的認知,不使落於空談。前賢用心良苦,認知深切,令後學成長感受甚深,謝謝前賢分享。


林益修前賢六祖壇經心得分享:
各位前賢好!後學分享行由品心得。

時當大學生 ,晚上至宿舍餐廳吃宵夜,見同班游同學與人聊天,於是端麵過去參與,游同學:「………明天中午來去拜拜,有一老者(永忠大仙)會來指導,有免費中餐,………」,一聽到免費中餐,心即開悟,遂曰:「好,可以,我去。」(與大師聽客誦金剛經開悟,尋五祖求做佛有異曲同工之妙)

隔天中午求道,聽完三寶後,內心回答著:「哦,好,三寶不要忘記;求道日期不要忘記;引保師不要忘記;佛堂不要忘記;天機不要泄漏。」(此為五大不要如同六祖大師之沒有想到;釋迦佛祖之好奇怪啊;有人只說一個字『唯』;有人只有微笑…)

隨後用中餐,實在太好吃了,好像辦桌一樣一道道出來,回想當時後學內心是既讚嘆又滿足,如同自性體現。用完餐後即離開佛堂回學校,從此進入道場學習修行(而此《一餐覺》後學要努力讓它流傳下去),希望有一天能如大師一樣能夠修成佛回天,而驗證修行工夫夠不夠,回天就是脖子伸長砍三刀無損,嚇昏壞人。不過真要達此境界,恐非易事,幸好天上的 老慈悲,功多過少可回天,不用砍,只要51分就可以了,這點可比大師佔便宜多了。

心得就先寫到這裡,笑笑消遣就好,看完就把後學的心得Delete,其他前賢的多讀有大利益,要留著。感恩!

●游經順講師後記:
林益修講師以輕鬆詼諧的筆調,以個人求道的過程比擬成惠能祖師的行由過程,實有相似之處,而值得玩味。

與林講師第一次見面是在台北公館師大分部附近的一處學生租屋內,那已經是三十幾年前的事了。那裡是後學的尊兄大游講師和林講師、廖顯彬講師、王兄,等好幾位師大的學生一起租賃下來,當做是伙食團用。他們一起生活,一起研究道理,一起修辦,有著共同的理想抱負和目標。

當年後學迷惘不成熟,放浪形骸,到台北去住幾天,尤記得後學尊兄恨鐵不成鋼,看後學人生迷惘,沒有規劃,沒有目標;便藉由林講師的做事態度來引導後學。記得當時林講師要製作一件東西(時間久遠有點忘了),只見林講師先畫了設計圖,將要製作的東西、樣式先畫在一張紙上,然後再開始動手製作。後學尊兄指向林講師的製作地方:有沒有看到林兄在製作東西,人家要先想好怎麼做,事先想好、設計好,然後再去進行;你人生也是一樣,要先想好了,怎麼做,要做什麼,規劃好了,努力去奮鬥,不能茫茫然過日子。三十幾年過去了,後學至今記憶猶在。

記憶中的林講師總是笑臉迎人,對人謙和客氣,講話更是溫和,有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感受,斷斷續續接觸多次,令後學印像深刻的就是林講師和廖講師,兩位前賢就像大哥一樣,每次在道場相遇,總是關心問候,從不以前賢姿態自居,而且他們兩位前賢總是笑臉迎人,談吐溫文儒雅,非常謙虛客氣。多年不見,林講師還是一貫做風,以輕鬆的內容,涵蘊道的真理在其中,這樣的智慧,實在是世間希有。

我輩在修學過程,有機會講道說法,亦可多元學習,過去較為嚴肅的講法方式,恐怕在今天難以為廣大的眾生所接受,可以換一個方式,令眾生容易接受、理解,之後再一步一步引導,這便是千百億化身佛。為化眾生,能夠靈活應用各種不同的形象來展現,也是我輩度化眾生所當具備的能力,同時也是我們修習的功課。感謝林講師為大家演示千百億化身佛的典範,讓大家有機會突破個人執著障礙,萬分感謝。


陳麗芬前賢六祖壇經第十品付囑品心得分享:
📙六祖壇經第十付囑品(麗芬:心得報告)

📖本文: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

🌱心得:
🌱1、六祖惠能大師未言祖師道傳何人。但對跟隨六祖修行之諸位弟子做心法囑咐。依理、依根器、依弟子之累世因緣而叮嚀囑語。

🌱2、法無定法,六祖告知諸位弟子,認理實修,依正道而行,亦可到達彼岸。
☀️《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九說:佛於二論,各許一邊,離斷、離常而說中道,故作是說:『我不與世間諍,而世間與我諍。』

🌱3、佛法尋求解脫「中道」的行持:八正道。(四聖諦):苦、集、滅、(道)「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4、儒家:「中庸之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5、六祖在《付囑品第十》列舉出三十六對法,要弟子從(對待法)體會中、契入中。苦樂是二邊,常保平常心契入中道。

🌱6、六祖用:相對、正反、前後、陰陽~執其兩端而用之方離中道不遠。

🌱7、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8、六祖教導十大弟子用三十六對法修行中道,與易經之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顯諸仁,藏諸用~

🌱9、三科法門:陰、入、界。
陰=五陰(五蘊):色、受、想、行、識。☀️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文字般若(智慧)-文字有形有相之自然物。🌱觀照般若(智慧)-起用(內觀、外觀)。🌱實相般若(智慧)-萬物含藏自性萬法。

🌱10、入=十二入: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和六門(眼、耳、鼻、舌、身、意)。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11、六祖囑咐弟子啟用三科法門,需要弟子有六祖在第二品所言: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的境地。六祖叮嚀十大弟子,依中道覺行。依正守中,則離道不遠。
☀️本文【真假動靜偈】六祖惠能大師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心真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12、心得:六祖殷切叮囑弟子:一切世間物均有成、住、壞、空。勿認為己見即真。真的實相亦是空。即如釋尊所言:若見實相非相,即見如來。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心得:
🌱13、行由品~五祖大師告知六祖大師,「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勿令斷絕!

☀️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14、修道之人學菩薩「覺有情」發菩提心,修四聖諦。修道之人體會涅槃快樂:「常、樂、我、淨。」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15、🙏小游老師講述壇經每一品時,均苦口婆心地提醒同修同學們~🌞學道修道-對人、事、物,當無有分別對待之心,即便是一念亦不可。

🌱16、活佛老師云:「如何讓初發心能夠常保不變呢?如果要使我們的信念常住,就必須透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去做、去實行。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17、修道人在聖在凡不論位階高低。皆需效法謙謙君子行誼~

☀️活佛師尊慈語【唯有謙虛,才能成其德】
🌱18、大游老師、小游老師於課程中均一而再地提同學:修者改也,修道當以「謙卑自牧」為準則,效法易經第十五謙卦:謙,亨,君子有終。謙卦六爻皆無凶,無礙。老師告訴同學們:君子處謙,自能廣結善緣,自能通達。

☀️莫於大乘門 卻執生死智,🌱心得:
☀️禮囑詞曰:「末後一著昔末言,明人在此述一番,愚夫識得還鄉道,生來死去見當前~
🌱19、求道:超生了死。芸芸眾生,求過道了,仍然流連於人世間種種有我、執著、煩惱、妄想~

🌱20、大游老師、小游老師亦常提醒同學們:勿有傲慢之心,勿有輕慢他人之念。

🌱21、濟公活佛老師已經替徒兒們打通了“還鄉道”、大游老師曾於易經上課中提醒同學們當:「修真行正」。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普賢菩薩十願「1禮敬諸佛、2稱讚如來、3廣修供養、4懺悔業障、5隨喜功德、6請轉法輪、7請佛住世、8常隨佛學、9恆順眾生、10普皆迴向」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22、道法自然:順逆都是道。順境逆境都面對、接受、處理~🍃學習放下 。🌱方能重生。學習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23、不逾矩很難做,但是~修道=改毛病、去脾氣。修行,就是透過不斷地練習、學習。

☀️韶州奏聞。奉敕立碑。紀師道行。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載。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摩所傳信衣。中宗賜磨衲寶缽。及方辯塑師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鎮寶林道場。留傳壇經以顯宗旨。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24、惠能大師一生幾乎是苦行。彷彿我們白陽期先得而後修。三歲喪父,幼年家貧。砍柴奉養其母。

🍀25、不識字,卻能深解經義、並為其請示者解說。聽聞金剛經而悟道。得道、修道之過程。惠能大師得法後,被野心者得法者追殺;隱身在獵人隊中15年修行。吃肉邊素。歷盡艱苦而不改其志。修道心不退轉。

🌱26、一首悟道偈:流傳千年,代代有人訴說六祖得道經過。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以此偈印證有否悟道,傳送千於年。

🌱27、六祖惠能大師入滅前付囑諸弟子:

🌱28、說法-須依「三科法門、三十六對法」為六祖禪門的本宗。依(有)而體會(無)、依(兩端)體會中。

🌱、惠能圓寂前弟子痛哭,惠能對他們開示(真假動靜偈):🌱心得: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六祖視「涅槃]如歸(歸虛空、歸寂淨、圓滿)所以無有恐怖。

☀️眾弟子哭泣,六祖大師即告訴弟子:「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

🌱六祖的最後遺偈是:
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 蕩蕩無無著

🌱真如本性、如如不動、亦無生滅。

🌱不思善、不思惡、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涅槃」是歷代修行者追求圓滿。壇經行由品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今六祖惠能即將入涅槃。惠能大師早知道去處,故心自在自如。而眾弟子不捨老師即將離開離世,而皆不捨與悲泣。

🌱惠能大師告訴眾弟子:末悲泣。當把握老師還住世,有任何疑問快請示。惠能大師提醒眾弟子,老師的色身雖生命結束,但佛性本無生滅,本無動搖。惠能大師身教言教示現給眾弟子,勿忘修行目的在「涅槃寂靜」、「佛歸本位」。

🌱惠能大師示現給眾弟子亦如釋迦牟尼佛金剛經三十二分之偈語:「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今我們白陽修士,得受明師一指點,點開至善一竅。但是否都體會自己的來處?靈性的歸處?能否知其所止?是否認理實修?

🌱修真行正,因緣和合,把握當下。

●游經順講師後記:
陳麗芬前賢非常用心,又分享一篇心得,正如同過去在學習《易經》時一樣,總是會在後學上課後,要嘛提出問題,不然就是寫出自己的感受,或是詢問後學她自己的想法對不對?如此謙虛客氣的學習態度,令後學非常感動,而無不傾囊相授。

繼上一篇分享以懺悔品出發,由內在的心性洗滌,至修行的落實;今以付囑品總結修行的體系,道統的傳承,未來的發展,傳道的命脈,釋家由此轉化,白馬二祖,一在家,一出家,皆具有時代的特殊性,此道統進入了火宅修行普渡之準備。陳講師旁徵佛經之理以為印證,足見前賢之用心與努力,實為學道者應效法的典範。感謝陳講師不吝分享,裨益大眾,由衷感激。

發一德化壇/真修佛院游經順講師分享 110/8/25更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如何克服修道的障礙

活佛師尊慈語 -【理天的功德銀行】